周末,我们的孩子这么度过
5加2等于零,5加2小于零,学校这般说;孩子在家除了看电视、玩手机、睡懒觉,其他的事都不愿做,家长这般抱怨;留守儿童周末与节假日存在很多问题,专家这般担心。
面对这不可回避而又的确就在身边的现象,怎么办?于是乎各种呼吁、各种建议、各种指责从未停止过。粗略统计一下,无非以下几种观点占据上风:一是政府要加大投入;二是建立专门留守儿童之家;三是延长学生在校时间及周末留校制度;四是社会加大流动人囗子女随迁的各种保障;五是地方各部门联动,就如何关注孩子,尤其是留守孩子形成长期关爱机制。这些呼吁也罢、支招也好,目的都是为给孩子一个相对健康、快乐的成长环境。可是,这些好心、好意真的就办了好事吗?没有数据统计,也没有工具测评,所以,无法确切知道其作用。
江西弋阳是一个地处丘陵地区的农业县,人囗42万,城乡人口比在1∶4。由于县域形状是东西窄、南北长,我们县有众多孩子“散落”在千村万户,有相当比例的守留儿童,孩子放学后(非寄宿制)如同“撒出去的沙子”,周末和假期孩子们就更成了绝对的“自由人”了。这对孩子的安全(身体和心理)、习惯养成,对孩子社会家庭的认知都有着极大的影响。由于缺乏有效引导,孩子获得“混乱”甚至于“完全对立”的信息与价值,对于心智稚嫩的孩子来说是不小的“伤害”。面对这普遍和复杂的社会、家庭和教育相互交融问题,怎么办?是先分清责任,是不断呼吁、呐喊、指责,是希望政府、社会机构、各慈善机构伸出手,还是……我想这些可能的“好办法”,也不可能彻底解决这些问题,但何时能够寻找到更好更稳妥的方法,何时又能把方方面面的思想统一起来,力量整合起来?毕竟,孩子们的成长是等不得、也不能等的。
尊重现实的条件性制约因素,弋阳以不求大、不求全,以“得寸进寸、得尺进尺”的心态做了一些尝试帮助孩子成长的工作。一年多下来,看到了一些改变,得到了一些体会,也遇到了一些问题。这都不重要,重要的是我们行动了,我们站在孩子立场行动了。
2015年下半年,地处城乡接合部的陶湾学校在经过几个月的调研、分析、探讨后,就周末孩子管理提出“周末学习互助组”想法。2015年11月,开始在七年级试点实施这一方案,2016年3月全校全面推开。“互助组”提出的最初原因和动机就是学生完成作业不太理想,如果能让学生在家组成一个学习小组,不就可以提高学生作业的“效率”了吗?于是,陶湾学校从一个班开始尝试组建“周末学习互助组”。组建过程遇到了一些问题,如组建小组后放在那里,谁负责,做什么,如何有序有效,怎么让“周末学习互助小组”能长期坚持下去,等等。
“周末学习互助小组”是立足孩子自我学习、自我监督、自我成长的基础上开展的校外(包括时间和空间)活动,我们一般以自然村、社区为单位,把学生集中在一起(可以同年级、也可不同年级,可以三五人,也可八九人不等),放在对教育有热情、愿意帮助孩子的家里。学校老师一村一组走访,争取家长认同和支持,选好家长、培训家长。有条件的由学生自愿组合,条件不成熟的由老师和家长组织搭配。完成分组、明确学习地点和责任家长后,老师对小组学生进行培训,选出小组的管理人员,安排每次学习任务,提出学习要求,并规定小组的纪律。小组试行时,老师分组到各村各组走访、监督、检查、鼓励和指导各小组工作,重点帮助家长提升教育管理能力,提高小组管理人员的组织、协调和管理意识与水平,确保每个小组活动的正常、有序开展。
继陶湾学校之后,曹溪中心小学、横桥村完小、烈桥中学、连胜学校也开展了这一活动。2016年5、6月份,我县绝大多数学校尝试开展“周末学习小组”活动,在活动中不断发现问题,不断修正方法,不断提升小组活动的宽度和深度。如今,“周末学习互助小组”已经从原来周末拓展为非寄宿学校下午放学后,拓宽到节假日甚至于寒暑假。“周末学习互助小组”从开始单一地完成学校老师布置作业,拓展为学生自我预习、复习、阅读等;从单一小组学习,拓展到一起玩耍、一起锻炼、一起游戏、一起做家务、一起帮助村子打扫卫生等。截至2017年3月,我县义务教育阶段共组建703个“周末学生互助小组”,遍布县城乡村,已经成为弋阳独有的文化与风景。
家长为什么愿意做义工,老师为什么愿意花休息时间走村串户帮助学生?你们到底给了多少钱呢?“我帮助别人家的孩子,也在教育和帮助自己家的孩子。”一位张姓家长义工这么说,做这件事情非常有意义。“原来我也挺抵触的,后来发现花这时间值。”参与小组活动工作的老师说。“首先,小组活动后,发现孩子们完成作业的量和质都比以前好多了,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升了,尤为突出的是学生的行为习惯好多了,家长更相信学校、相信老师了。”
在推进过程中,我们不规定、不强求、不考评,只是引导。我们借助各种机会、平台让这项活动、让参与这项活动的人站在“舞台中间”,让参与这项工作的人感到自豪与骄傲。
全面开展一年多来,我们欣喜地发现,5加2的问题、孩子周末生活习惯、留守儿童安全、孤独等问题都在发生改变,同时,家校关系更近了、师生关系更亲了、家庭关系更健康了、邻里关系更和谐了,家风、学风得以改变。
(作者方华,为江西省弋阳县教体局局长)
- 最新内容
- 相关内容
- 网友推荐
- 图文推荐
[高考]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《软件工程》大作业答案 (2022-04-25) |
[家长教育]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? (2019-07-14) |
[教师分享]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(2018-11-07) |
[教师分享] 伸缩门 (2018-11-07) |
[教师分享] 回家乡 (2018-11-07) |
[教师分享] 是风味也是人间 (2018-11-07) |
[教师分享] 一句格言的启示 (2018-11-07) |
[教师分享] 无规矩不成方圆 (2018-11-07) |
[教师分享]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(二) (2018-11-07) |
[教师分享] 贪玩的小狗 (2018-11-07) |